未来编号邮票升值空间会巨大
编号邮票每张邮票都是按照数字顺序编号的,它的左下角印有带括号的数字,而右下角则印有发行年份,它并不像普通邮票按类别或套别分类。
编号邮票于1970年8月1日是到1973年10月15日发行,此期间共发行了21套95枚邮票,其特点不仅体现在编号上,与文字邮票相比,其设计、印制和发行也有独特特点,很多编号邮票都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特种邮票。
编号邮票的特征
从新中国邮票发行过程来看,编号邮票是是一种过渡时期的过渡性邮票,横亘在“文”字邮票与JT邮票之间,它具有独特的特征。
1.编号邮票发行量比“文”字邮票低很多。与“文”字邮票相比,编号邮票的发行量是很低的,邮票单枚的最高发行量为3000万枚,最低的仅120万枚,因此,能组成全套的编号邮票只有120万套。编号邮票共21套95枚,面值9.78元;“文”字邮票19套80枚,面值7.96元。按套数比较,编号邮票多2套,按枚数比较,编号邮票多15枚,按面值比较,“文”字邮票比编号邮票还少1.82元。
2.存世量较少。编号邮票发行期间,我国的集邮活动尚未恢复,集邮的全面复苏是在1978年以后。因此,编号邮票发行后主要用于邮政通信,大量邮票被使用和消耗,很少有人购买后进行收藏,因而存世量不多。编号邮票的面值主要是为适应当时的邮资标准来设置的,全部95枚邮票中,4分邮票有6枚,8分邮票有74枚,10分和22分邮票各有4枚,20分、43分和52分邮票各有2枚。当时用得最多的还是4分和8分的邮票,故编号邮票中面值4分和8分的邮票都属于“筋票”,而面值22分、43分和52分的单枚新票由于使用量较少,市价都低于面值4分和8分的邮票。
3.“承前启后”。由于“文”字邮票的志号被取消,给生产和管理以及随后的收藏带来了许多麻烦,有鉴于此,编号邮票就产生了,作为一种过渡邮票,它的功能就是承前启后。因“文”字邮票被安排在纪念日发行,就一律称之为“纪念邮票”,编号邮票也没有区分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有人据此称编号邮票为“后‘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的发行历史
“纪严特宽”是文革前夕邮票发行的原则,但“文革”一开始“纪严特宽”就受到批判,特别是“特宽”被说成是“毒害人民,为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见《中国邮票史》第八卷第一章)。《中国船舶》和《半工半读育新人》两套邮票由于是特种邮票而未能发行,虽然设计图稿已经获得了批准,从老纪特邮票发行末期至1974年恢复编印邮票志号前,对其中的特种邮票避而不提,一直按“纪念邮票”发行。编号邮票中有多套具有典型的特种邮票风格,且后期发行的特种邮票较多。如编29-32《轮船》、编39-43《发展体育运动》、编57-62《熊猫》、编66-77《出土文物》、编78-81《工业产品》等。这种特种邮票的复出,意义重大。这是横遭讨伐的特种邮票悄悄复出,特别是《轮船》邮票的发行,与禁止《中国船舶》发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实是难能可贵。
《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亚非乒乓球邀请赛》和《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3套体育运动邮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这就意味着邮票的发行范围和题材有了扩展。例如,有反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工农业建设成就的《工业产品》、《轮船》和《红旗渠》邮票,有表现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和《赤脚医生》邮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现代舞剧《白毛女》以及《儿童歌舞》邮票等是反映文艺题材的,还有珍稀动物《熊猫》和英雄人物《王进喜》邮票,最后还发行了反映对外贸易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邮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编号邮票还具有多种设计方式,这就展示了多样化的艺术,油画、彩墨画、民间剪纸、水粉画和摄影等在编号邮票中都有所体现。1973年发行的《中国妇女》邮票主图分别采用杨之光的“矿山新兵”、汤小铭的“女委员”和潘家峻的“我是海燕”等原画(图2),吴作人的“熊猫”画作也被印制成了《熊猫》邮票发行。此外,1973年发行的《出土文物》邮票,使社会更加重视对祖国珍贵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的保护。
与文字邮票发行量相比,虽然编号邮票发行量少了不止一倍,但纵观市场行情可看出编号邮票升值幅度远低于文字邮票,从较少的存世量上分析可以看出编号邮票在未来一定还有巨大升值空间。
![]() |
![]() |
全国首家邮票钱币收购中心,免费鉴定。 高价收购邮票、纸币、金银币等,收购网是集销售、收购、鉴定、策划、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QQ客服:188756518
电话:010-82960029
手机:15001113788
Email:yp5151@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德胜置业大厦1号楼1011室